河北暖牛電器有限公司
聯系方式:
蘇婷冉:15932701428
高雙雙:13184981234
蘇文振:15533786248
胡曉敏:15076693699
馬 龍:15076697166
投訴監督:13184781234
公司電話:0317-8088016 / 8088019
傳真:0317-8088016
郵箱:hebeinuanniu@163.com
地址:河北省泊頭市郝村工業區
隨著霧霾成為全民公敵,“煤改氣”已被多地列為強推的“藥方”。對于久被霧霾困擾的北京及周邊人民來說,供暖“煤改氣”本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,可為什么實施后卻民怨沸騰?
自從國務院頒發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后,各地紛紛提出相關對策,天然氣被戴上了清潔能源的桂冠。許多地方 “一哄而上”大規模推行“煤改氣”,有的地方還強迫企業“煤改氣”,未考慮使用其他清潔燃燒技術,也沒有考慮天然氣的資源供應量。中國科學院某教授認為,如果不顧我國國情和客觀條件大規模推行“煤改氣”,可能會帶來很多問題。
天然氣鍋爐對控制氮氧化物沒有任何優勢可言
把天然氣說成是清潔能源,本身就有失偏頗。天然氣也是化石能源,也有清潔燃燒的問題,主要是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氮氧化物。
根據環保部門對天然氣鍋爐運行情況檢測公布的資料,燃氣工業鍋爐運行中,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小于200毫克/立方米的只占35%,小于400毫克/立方米的占94%,大部分天然氣鍋爐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在300毫克/立方米左右。而以半焦為燃料的解耦燃燒鍋爐,卻可將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到200毫克/立方米以下,此外,煤氣發生爐鍋爐更可以把氮氧化物控制到100毫克/立方米以下。
霧霾的主要成份是PM2.5,生成PM2.5的罪魁又是氮氧化物,目前大規模“煤改氣”中使用的天然氣鍋爐,對控制氮氧化物沒有任何優勢可言。令人不解的是,各地力推的“煤改氣”工作,從公開記載的數據中,很難查到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多少,“煤改氣”前后氮氧化物有什么變化。
眾所周知,我國是石油、天然氣資源貧乏的國度。根據國家能源局的預計,2015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將達2310億立方米,而國內天然氣供應量只有1310億立方米,需要進口1000億立方米。
天然氣資源被國外控制,燃氣機葉片制造和修理技術被國外控制,燃料價格我們也沒有話語權。“煤改氣”要花大錢,增加后處理設施也要大花錢,對天然氣燃料還要長期補貼,對此我們應該有清醒的認識。從這一點來說,治理霧霾已不僅僅是環境問題,而是一個政治問題。
靜穩天氣下, 48小時內北京會達到嚴重污染
以北京市為例,北京市主城區的燃煤鍋爐絕大多數已經改為燃氣鍋爐,但是,PM2.5霧霾嚴重污染不僅沒有消除,還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。原因就在于,“煤改氣”大量增加排放的氮氧化物,加之汽車尾氣排放的氮氧化物,是北京PM2.5霧霾日益嚴重的根本原因,而且有資料表明,北京空氣中的氮氧化物已是二氧化硫的3倍。
2013年冬季供暖期,北京市天然氣用氣量為78億立方米,按氮氧化物平均排放濃度300毫克計算,排放的氮氧化物量為25740噸,排放量和汽車排放基本相當(現在北京有500多萬輛汽車,年消耗700多萬噸汽柴油,排污總量90多萬噸,其中氮氧化物8萬多噸,在供暖期時間段也在2萬多噸左右)。
按照北京市“十二五”時期燃氣發展建設規劃,規劃到2015年,北京市天然氣年用氣量達到600億立方米,排放的氮氧化物量為19.8萬噸;2017年用氣量達到930億立方米,排放的氮氧化物量將達到30.69萬噸,接近2013年的15倍。
當北京冬季處在靜風或微風時,外地污染對北京影響較小,不到48小時本地空氣就會達到嚴重污染,也就是說環境污染會很快達到極限,當氮氧化物排放量再增加15倍時,想象一下污染會達到什么程度。
如果通過采取措施,上環保設備,來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濃度,當排放濃度降低到20毫克/立方米時,還僅僅只是維持目前的大氣水平,事實上要想讓全市的天然氣鍋爐都達到20毫克/立方米的排放標準,投資巨大,幾乎不可能。
霧霾天數不降反升的尷尬表明,北京的“煤改氣”并不成功,并沒有改善大氣環境,尤其是沒有減輕PM2.5造成的霧霾污染。實際上,把北京周圍熱電廠全部“煤改氣”,產生的氮氧化物會更多,PM2.5也更多,會導致在錯誤的路上走得更遠。中國工程院院士倪維斗做過測算,熱電廠“煤改氣”后,氮氧化物排放不但不會減少,反而會增加,反而會惡化霧霾的狀況。
面對這種現狀,只能再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和資金,對天然氣鍋爐排放的二氧化氮污染再做后處理,走的還是過去燃煤鍋爐“先污染后治理”的道路。
目前,國家實施電能替代戰略,對于推動能源消費革命、落實國家能源戰略、促進能源清潔化發展意義重大——面對頻頻來襲的霧霾,改進能源消費方式、緩解環境壓力已迫在眉睫。電能替代方式的推廣,或許能在某種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。
當前,我國大氣污染形勢嚴峻,大量散燒煤、燃油、燃氣消費是造成嚴重霧霾的主要因素之一。我國每年散燒煤消費約7-8億噸,主要用于采暖小鍋爐、工業小鍋爐(窯爐)、農村生產生活等領域,約占煤炭消費總量20%,遠高于歐盟、美國不到5%的水平。大量散燒煤未經潔凈處理就直接用于燃燒,致使大量大氣污染物排放。電能具有清潔、安全、便捷等優勢,實施電能替代對于推動能源消費革命、落實國家能源戰略、促進能源清潔化發展意義重大。電能替代的電量主要來自可再生能源發電,以及部分超低排放煤電機組,無論是可再生能源對煤炭的替代,還是超低排放煤電機組集中燃煤對分散燃煤的替代,都將對提高清潔能源消費比重、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做出重要貢獻。